我为什么越来越怀念那个“旧互联网时代”?
作者:晨光
2023-11-02 21:06
你可能不知道,过去的互联网究竟有多精彩。
2005年,还是学生的亚历克斯·图(Alex Tew),想到了一个赚100万美元的点子。
亚历克斯·图创建了一个名为“百万美元主页”(Million Dollar Homepage)的网站。这个网 ..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你可能不知道,过去的互联网究竟有多精彩。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2005年,还是学生的亚历克斯·图(Alex Tew),想到了一个赚100万美元的点子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亚历克斯·图创建了一个名为“百万美元主页”(Million Dollar Homepage)的网站。这个网站的模式极其简单:上面是100万像素的广告位,以10×10像素为基本单位销售,每个像素售价1美元。只要你购买,它们就永远属于你。售出第100万个像素时,亚历克斯·图就会成为百万富翁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这是一个记录早期互联网时代的活的博物馆,而十几年过去,在百万像素主页上,现在大约40%的链接指向的网站已经不复存在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早期的互联网正在消亡,404的速度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快,可能以后我们在记忆里都找不到踪迹了。那是一个真正的互联网乌托邦时代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提到史前互联网时代,你会想到什么?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是Windows 98、拨号上网、几分钟才能加载出来的网页,还是粗制滥造的GIF图,以及各种搞笑Flash动画……这显然不是全部,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而属于网络信息的时代已经开启了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这种草莽风气几乎传递给了后来所有的互联网创立者,那时候的网站或者软件,点子很多,路子很野,你可以说技术不先进,但很多用起来比现在还爽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20世纪末的互联网,是属于聊天室的时代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1999 年,一家叫湛江在线的网站,更名为“碧海银沙”。同年,推出“碧海银沙”聊天室,网友亲切地称之为“碧聊”,那时的聊天室房间都有名字,类似缘分天空、心灵港湾、真情驿站之类的,当然,也不乏成人XX,温柔XX,XX女孩这样生猛直接的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在“怡红院”板块下,有很多直击心灵的聊天室,从名字就给人一种跃跃欲试忍不住点开的感觉,其中带有眼睛的标志,代表里面有视频直播,有网友群聊时开视频,秀秀才艺,吸引网友围观付费。风靡一时的碧聊让五湖四海的人,聚集到了一起,现实中沉默寡言的某人,可能就成了某个房间里的霸麦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如果我在这里说一句遥遥领先,应该没人反对吧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甚至很多人在聊天室里开始了网恋,GG、MM、 886 等网络用语也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当时的网民,几乎都喜欢泡在上面,和一堆陌生人,天南地北地聊天,打游戏到凌晨两三点,充满兴奋,仿佛不知疲倦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这种网络游戏,屏幕上只显示文字,和别人说话得要输入say,买东西得输入buy,杀人得输入kill,所有操作靠文字指令来完成,结果也是通过文字来反馈,虽然看上去很落后,但在游戏乐趣丝毫不属于现在的王者和吃鸡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明星八卦、黑客大神,高清无码……任何能引爆的话题全在上面。主打娱乐的人,去了微博、豆瓣、头条,曾经的知识大咖,都去了知乎“谢邀”。江湖上只留下了天涯和猫扑们传说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现在的人,对过去互联网有种偏见,认为很落后,很不便捷,其实这是种刻板印象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就拿现在电脑上小众软件来说,很多只有英文而没有中文,为了能看懂,还要去进行汉化操作,这一步就难倒了很多人,尤其是像00后,作为第一批移动互联网原住民,对PC的陌生程度,恐怕跟90后去机房上机一样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早期的中文互联网,英语还不是很普及,面对满屏的字幕,国内使用者压力山大,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1997年, 网络大神何恩培策划并组织研发了智能汉化翻译软件“东方快车”,软件的最大作用,就是能够实时”汉化”那些国外的软件。请注意,这种汉化是直接把其它软件的UI界面替换成中文,无缝衔接,丝滑体验。这种革命性的黑科技,一经推出,好评如潮,东方快车一口气卖出40多万套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在下载软件方面,那时候有网际快车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1998年,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洪以容,开发了一款叫做“网络蚂蚁”的软件,整合了“断点续传”、“批量下载”、“多点链接”、“定时下载”等功能,刚推出来,就被《电脑报》评为当年国内十大共享软件之一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后来,西安的程序员侯延堂又推出了下载工具Flashget,也叫网际快车。网际快车支持全中文,操作页面也更友好,这款软件横扫市场。巅峰时期,网际快车在全球拥有超过1亿用户,66种语言版本,可谓当时的“装机必备”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在音乐软件方面,那时候有千千静听,在今天在线音乐平台群氓们的冲击下,我开始越来越怀念它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当时有一位名为南岭大侠的人,觉得听歌很不方便,一怒之下,决定边学边做,自己开发了一款纯音乐播放软件,最初的版本名字叫“MP3随身听”,因为极其喜欢歌手陈慧娴演唱的歌曲《千千阙歌》,郑南岭最终决定改名为“千千静听”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常见的音频格式转换、开启音效、编辑标签,以及查看下载歌词,千千静听都是有的,而今天这些功能似乎都要收费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后来由于科技巨头们,纷纷投资入局,开始出现“正规军收拾杂牌军”的局面,千千静听自然也被收拾了,从而消失在网民的记忆中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在视频播放器方面,我不说,大家也知道谁最强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就像网友总结的,在那个年月,想看到最新上映的电影,只有它了。可能别的软件也能做到,但唯独快播堪称王者,那速度和流畅性,简直不要太强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但是,大家依旧觉得看视频体验很差,要么是没有资源,要么很卡顿,总之是缓存,看片十秒钟,加载三分钟,让人内心焦灼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那么,有没有一款播放软件,能够呼应人民的渴求呢?于是快播应运而生了,并带来了一场革命。正如其名,它很快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在早期互联网年代,不仅视频内容资源分散,而且网速慢、硬件差,想要流畅看视频几乎是不可能的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快播为了改变这种局面,基于当时的网络条件和硬件条件,通过各种技术进行优化。‍‍‍相当于是在贫穷落后的中国,徒手搓出原子弹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而且软件终生免费,不捆绑任何插件,并不断更新和升级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降维打击,横扫千军,快播不火,天理难容。到了2012年9 月,快播总安装量已超过 3 亿。这是什么概念?据公开数据,当时中国网民总数才 5.38 亿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当然,快播某种程度上也违反了相关法律,传播了大量低俗内容,对此我们表示严厉谴责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随着快播的倒下。那个曾经免费看视频的年代,也彻底地结束了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为了补亏损窟窿,这些高昂的版权费、营销费,只能苦一苦用户解决,从一开始的VIP,到VVIP,再到超前点播、投屏收费,限制登录设备……‍‍‍‍‍‍‍‍简直是恶心给恶心开门,恶心到家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互联网的美好记忆,正在沦为泡影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中国的互联网还没崛起,第一道篱笆就被建立起来了,搜索引擎和电商平台互相干架,屏蔽对方的协议,双方擂起战鼓,大佬亲自下场,不搞死对方不罢休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,战况更加惨烈,巨头针对流量展开了一场场争夺战,一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简史,就是一部流量筑墙史。 ![]()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各大平台之间是不通的,都是关起门来的一座座城池,今天你打开手机,数不尽的APP,听音乐要下几个软件,看电影又要下几个软件,听书看书还要下几个软件,想找资源找不到,想下载给你各种限速。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横亘中国移动互联网十余年,数千亿资金投入搭建起的 “流量之墙”,就是为了让我们得到这种体验吗? [color=rgba(0, 0, 0, 0.901961)]这时候就会忽然怀念起过去的互联网时代,有种未经污染的淳朴和美好。 |